云計算 | 有人黯然離開,有人月入6萬,選擇是一場豪賭

        如今,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將云計算視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要求,這種重視讓云計算的發展成果和增速加倍令人矚目,也讓相關人才成為了企業競相爭奪的對象。

         

        從云計算就業者角度來看,云計算整體保持高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于此同時,云計算的細分崗位、云計算的不同服務類型卻冷熱不均,待遇和發展機遇都有較大的差異。

         

        031701

         

        一、高增長、大空間,黃金時代還將延續

        目前,云計算仍保持著超高速的增長,這對云計算行業從業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一顆定心丸。Cannlys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云服務市場規模為1071億美元,相比2018年804億美元增加267億美元,增長率為37.6%。中國云計算發展迅速,近五年的平均增速超過33%,但在應用覆蓋不如歐美國家,競爭力離美國還有差距。

         

        一是中國云計算規模有限。據中國信通院、IDC等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962.8億元人民幣。而這個市場規模還不到亞馬遜一家的55%,這與同期中國GDP約占美國GDP的66%的現狀差別顯著。

         

        031702

        近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及增長率

         

        二是中國企業全球云服務份額不高,全球競爭力有待提高。據美國2020年的數據,2019年全球云服務廠商市場份額排名中,阿里云可以排到第四,但也不到亞馬遜的1/6。前三名已全部由美國公司占據。

         

        031703

         

        三是中國上云率不高,發展空間巨大。據麥肯錫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企業上云率已經達到85%以上,歐盟企業上云率也在70%左右。而據我們的調研以及相關組織和機構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各行業企業上云率只有40%左右。

         

        031704

        2019-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預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白皮書,綜合中國信通院、IDC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預計到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在產業發展趨勢方面,預計2023年政府和企業上云率將超過60%,上云深度將有較大提升。

         

        總的來說,中國的云計算仍處于高速發展期,未來空間巨大,但美國的領先優勢也讓人無法忽略。對于中國的云計算從業者來說,歐美國家云計算產業的發展路徑,在行業選擇、職業發展上有著很好借鑒意義。

         

        二、新職業、新領域,職業發展路徑待探索

        11

        2019年人社部新增職業發布

        中國云計算行業已經出現十年以上,但這其實仍是一個新領域。2019年4月人社部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增職業,其中有六個和云計算及相關領域直接相關。對于云計算從業者來說,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和職業發展路徑存在較大的變動可能。

         

        一、IaaS和SaaS,未來誰領風騷

        12

        云服務層次圖

        從云服務的角度看,云計算產業鏈從底層到上層,依次為云計算設備制造、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終端用戶。

         

        根據 Gartner數據,2017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中SaaS占比73%,于此同時中國云計算市場中SaaS占比僅32%。其中美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大,應用土壤廣泛,使得面向企業的SaaS服務發展較快;中國的大規模投資模式和身處早期增長階段,讓中國云計算市場以IaaS為主。

         

        這情況下,美國SaaS細分行業出現了遠比中國強大的龍頭企業。美國SaaS行業的標桿Salesforce,經過20年的發展,如今市值超過1700億美元。2018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243.5億元,只有這家公司2019財年的收入為132億美元的1/4。

         

        有人預測:未來3-5年內,SaaS公司上市將迎來爆發期。目前,大量的細分SaaS賽道龍頭公司收入體量都在1-5億元,并且保持著高速增長。隨著科創板上市條件的放松,預計未來3-5年將會出現上市潮。

         

        13

         

        未來5年,中國云計算市場是由IaaS連莊,還是會被崛起的SaaS領域行業龍頭所主導,仍難以判斷。

         

        二、上云理由,降本增效還是流量邏輯

        在全球范圍內,降成本、提效率是云計算行業發展的核心邏輯。一般認為,軟件是一種工具,如果勞動力成本越高,企業減人增效的動力越強,工具的市場規模就越大。

         

        從目前看,人力成本并不是中國企業上云的第一理由,自身業務的發展需要才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是:近期受疫情影響,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及網絡游戲等互聯網應用火爆。為應對用戶及流量激增,在線辦公軟件阿里釘釘分別于2月3日和4日擴充兩萬臺服務器。

         

        微信圖片_20200317143742

         

        這種增加,顯然不是在存量基礎上進行降本增效,而是滿足增量的直接需要。特別是對于占云計算產業60%規模的互聯網行業來說,流量需求,才是中國云計算行業上行的邏輯主線。據報道,韓國5G商用的首月,5G用戶的DOU(平均每個用戶月上網流量)達到了22.4GB。以LGU+為例,其5G用戶日均流量為1.3GB,是4G用戶的3倍。除了5G外,AI、游戲、VR/AR等急劇增加的流量,也會直接支撐云計算的發展。

         

        微信圖片_20200317143747

        來源:微信公眾號小黑羊和他的貓

         

        根據美國商務部普查局數據,2018年美國人均年收入為稅前36080美元,占美國人均GDP的57%。2018年中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占中國人均GDP的44%。

         

        有人據此預測,中國勞動力成本是美國的15%。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政務云、金融云,在一般的企業市場中國的軟件服務要取得如美國市場一般的大市場和高利潤,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三、云計算人才如何選東家?

        對于云計算求職者來說,目前的就業市場有四大特征。

         

        06

         

        一、城市集中度不算太高,小城市也能找到滿意工作。與人工智能就業前十大城市占據全部人才需求的95%相比,云計算就業前十大城市占比為88.3%。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其實也有大量云計算人才需求。

         

        2018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國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這也為中小城市的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創造了政策扶持的氛圍。

        07

        二、收入高出互聯網行業平均線,月薪過萬超9成。據艾瑞數據,目前云計算人才月薪10000元以上的高達93.7%,3萬元以上的占比24.7%,相對于互聯網行業的平均收入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而云計算在互聯網行業中,還擁有著增速領先的優勢。據工信部消息,2019年上半年,互聯網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7.9%;而2019 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 54.2 億美元,其中 IaaS 同比增長 72.2%,PaaS 市場同比增長 92.6%。

        08

        三、開發、運維是就業大頭,不同崗位收入分化大。從就業規模來看。云計算架構師、云計算后端開發工程師、云計算運維工程師三個崗位占據了整體76%的就業。

         

        09

         

        從收入成長性來看,云計算架構師、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師、云計算交付工程師進入月薪6萬以上的機會更大,無疑更具吸引力。

         

        10

        云計算企業解決人才痛點的措施

         

        四、培訓與招聘并重,成長受學歷影響小。對于成熟的行業和崗位來說,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無疑更為可靠,但對于新興行業和缺口極大的新興崗位。企業一方面下調了學歷需求,一方面提高了培訓的投入。

         

        艾瑞調研的結果顯示,77.6%的云計算相關人才參加過或有意參加技能培訓。其中,提升自我能力、升職加薪成為了培訓的主要理由。

         

        參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
        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云計算人才需求洞察白皮書》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年中國云計算行業研究報告》
        億歐智庫《2019年中國云計算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葉盛的讀書筆記《中國SaaS行業終將迎來爆發》
        民生證券《中國云計算巨頭對比– 阿里云VS騰訊云》
        中國信通院《2019云計算發展白皮書》
        陳永偉 《在云端:關于云計算的經濟學》
        小黑羊 《搞不定行業云,就做不好云計算》
        何寶宏《云計算如何發力?》

         

        二維碼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本文作者

        【致網教育】微信公眾號